• info@hwemgroup.com
  • (021) 65650412

患者版医改方案连载系列之九:第4章内容

2020 08 24

导读:不用担心邻居医生工作室招聘不到新一代的医生。关键是我们是否能够给他们一份让他们有成就感的工作。

 

第四章 实施患者版医改方案的可行性分析(续)

4.3 邻居医生数量缺口能否解决

接下来,我们又遇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市场上哪有这么多的全科医生给我们当邻居医生?

中国现在最缺的是全科医生。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培训合格的全科医生25.3万人,每万人口拥有全科医生1.8人。以广州市为例,按规划到2020年要实现城乡每万居民拥有3.5名全科医生。而我们却要一名全科医生服务1500名居民,按照1500万常住人口计算,邻居医生工作室需要1万名全科医生。

如果按照现在的基层医疗服务与管理模式来做,确实是不可能的。但是,只要我们在人才的使用、服务内容的设计等方面进行颠覆性创新,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4.3.1巧用新生力量

我们的邻居医生首先要承担的是医疗服务代理人的角色。他们不会与医院专科医生“抢生意”,是专科医生的好助手。患者就诊前,他们详细收集患者信息,节省了专科医生的时间。患者就诊后,他们负责跟患者“啰嗦”,负责教育、安抚患者。邻居医生的工作内容决定了患者可以接受临床能力不足的菜鸟级别的医生。

因此,邻居医生的可选范围就宽了。如果招聘来的是已完成规培的全科医生,或是在医院结束轮科的住院医生,其临床能力比较强,那就多留一些患者在家门口解决问题。如果招聘来的全是菜鸟级别的医生---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那也可以胜任医疗服务代理人的工作。

以广州市为例,广州拥有多家医学院校,每年至少有5000名毕业生要找工作。目前绝大多数医院的发展重点不再是扩大规模,需要的是具备一定资历的专业人才为主,非名校毕业的医学博士生想进入市里的三甲医院也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就根本不要有这个念头了。

现状是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很大,而且越来越大。一方面是,基层的工作条件、成长环境无法满足毕业生的需求,他们宁可转行也不愿到基层。而另一方面是,本科毕业生的临床能力也无法满足现阶段大城市基层医疗服务的需求。因此,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就业难,基层医疗缺乏人才的现象同时并存,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但是,现在我们可以把这群原本难以就业的临床医学毕业生吸收进来成为邻居医生。挑选一些服务他人意愿比较高,善于与人沟通;有快速接受互联网新技术的能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与意愿较强的毕业生,给予他们充足的支持,便可让他们满足工作要求。

因此,假若广州市要在3-5年内招聘到1万名邻居医生,这将不是问题。

4.3.2工作条件与新生代的需求吻合

对新生代而言,薪酬待遇很重要,但是成长机会、工作与生活平衡更重要。如果基层工作是干杂活,被患者指着开医嘱,在无聊中度过自己的青春岁月,然后等着被社会淘汰,新一代的医生肯定不干。即使愿意来,那也是暂时混一段时间等候其他机会的,优秀的人终究是留不住的。

因此,邻居医生工作室要成为新一代医生的未来,成为他们终身的事业。

拥有充分的成长机会。我们要打破在基层工作一年“武功”全废的魔咒。

1.   在起步阶段,我们就构建一个覆盖全市的邻居医生总部,通过网络把所有邻居医生连在一起。总部有高水平的全科专家坐镇,指导所有的医生。

2.   医生们在工作中遇到的任何一个问题都被存储,指导建议被分享;连居民问过的任何一个与生活健康相关问题及答案都将被存储,被所有医生分享,不断提升医生的服务水平。

3.   医生之间经常通过网络视频进行经验交流,提升服务能力。

4.   总部还会定期安排他们到医院门诊培训学习,让他们见多识广。

                                              微信图片_20190319154756.png

52邻居医生拥有强大的后台支持

5.   每天全科专家都通过网络点评各个工作室遇到的值得分享学习的案例,就如同在医院跟随教授查房一样,在工作室也可以提升临床能力。

6.   闭环式服务设计,能够让邻居医生跟进每一名患者的诊疗全过程,让他们在工作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升临床能力。

我们不会让任何一名邻居医生孤军作战,他们将有不断完善的全科医生临床决策系统的支持,有医疗AI的支持。他们将会在基层工作中逐渐成长为优秀的全科医生。最终承担起把患者留在基层诊疗的重任。

拥有美好的生活。每天工作8小时,5天工作制,每年工作250天,不需要值夜班。工作与生活平衡不是梦想,这样的待遇是在医院工作所无法比拟的。

工作室每天运营12小时,全年无休,每年需要运营4380个小时。安排医护每人每天工作8小时,5天工作制,按照每年工作250天计算,每个小组每年承担2000小时工作量。在安排一个小组坐班的同时,平均每天还有4.4个小时可安排另一个小组进行学习培训,或到居民家里出诊,或做宣教活动等各种工作。

所以,工作室有条件给出医生这样的工作待遇。

拥有优厚的薪酬待遇。工作室能够给出的待遇可达30万年薪,而且还配住房,让医生可以在社区内安家。

2018年临床医学专业平均薪酬水平为 6990 元/月。另有数据显示,应届毕业生工资5110元/月,工作2年的工资6240元/月,工作3-5年工资8130元/月,工作6-7年工资14610元/月,工作8-10年工资17120元/月。(数据来源:高三网《2018临床医学专业就业前景和就业方向分析》)如果医生还敢拿灰色收入,那么也是工作5年以上的才可能有资格拿。工作5年内的小医生除了埋头苦干,什么都是没有份的。再说,未来还允许医生拿灰色收入吗?工作室即使只给12万的年薪也可以把不少年轻医生吸引过来了。

因此,不用担心邻居医生工作室招聘不到新一代的医生。关键是我们是否能够给他们一份让他们有成就感的工作。特别说明,邻居医生没有编制,能否长期留在社区工作与生活取决于他们的服务能否得到居民的认可。一位得到居民认可的、工作成绩达标的医生是不会被解雇的,我们将会设计相应的考核评价标准。

我曾经暗访过几十家基层医疗机构,发现凡是用来专供上级领导、同行参观、媒体报道的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都相当不错,这些基层医疗机构相当于“样版房”。抛开其硬件好不说,关键是软件,即其聘用的是一些经过全科医师规培的年轻医生,这批经过挑选的全科医生的素质普遍都比较高。

但是同属于一个区域的非参观用的基层医疗机构则是另一派景象,门庭冷落鞍马稀,设备闲置蒙尘,医护人员懒散、态度冷漠,不是在闲聊就是在低头玩手机。甚至只有我一个人出现在这个机构,并把整个机构都溜达了一圈,也没有一个人抬头看我一眼,问问这个家伙是来干嘛的?

一些基层医疗的工作人员多年来养成的懒散、冷漠,得过且过的习惯,我们是很难改变的。如果他们是编制内人员,你还真奈何不得!邻居医生一定不能用这些人,否则居民就不肯来了。

所以,邻居医生要用新人,用年轻的医生。新人的思维模式尚未被固化,容易接受新模式,且尚未受不良风气的污染,有激情,从医理想尚存。这将有利于我们用新的标准要求他们,用新的方式管理他们,要求他们给予患者符合价值医学模式的服务。

4.3.3邻居医生与家庭医生的区别

邻居医生具有融入社区的特点,与其服务对象关系密切,举家生活在其服务的社区。他们可能将终身守护这个社区的健康,成为这个社区最受尊重与信任的人。他们不但投入专业服务,还投入感情。

在早期,邻居医生的首要任务是做一名值得居民信任的医疗服务代理人。随着其临床经验的增加,能力的提升,逐步承担更多的常见病、多发病服务。最终能够将大量的患者留在工作室解决问题。

这是一个沙漏式的设计,逐步把患者漏进社区就医。这样,我们早期的邻居医生有能力承担其核心工作,患者也不会有过高的期望,短期内对医院门诊量的冲击也不大。

只是随着时间的沉淀,医院门诊量一定会逐步萎缩,让医院有时间进行调整。一些门诊医生(尤其是内科)将逐步离开医院,可能选择加入自家附近的邻居医生工作室,又或者在社区开设专科诊所,满足附近居民的需求。

随着时间的沉淀,邻居医生将逐步成长起来,成为优秀的全科医生。患者从刚开始只是因为需要就诊前的指引服务,需要有人好好给他们讲清楚其关心的疾病问题而来到工作室,到逐步接受就在此解决问题。这个过程可快可慢,但各方都有一个缓冲的时间。这就解决了是先有患者还是先有好医生的难题。

目前,家庭医生最大的问题是能力与服务不匹配。他们的能力与医院专科医生比相差太远,要求他们把患者留在社区就医实在是难以完成的任务。患者无法信任他们,更不愿意舍身为社会培养家庭医生。现在,家庭医生想尽一切办法吸引居民来签约,其实绝大部分都是签完约也就完了。

对家庭医生的工作要求高、期望值高,就限制了其人员的增长速度。人员数量不足,服务也就跟不上。除非是正好居住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附近,图个方便也就去一趟,多走几步就不值得考虑了,还不如直接上医院去。

因此,另起炉灶建设邻居医生工作室是为了不走目前家庭医生服务与患者需求错配的老路,其实他们都是社区全科医生,用哪个名字都无所谓。

在试点探索邻居医生工作室的阶段,应该让家庭医生与邻居医生同时并存,各干各的,暂时不要对现在正在开展的基层工作冲击过大。倘若探索成功,则把部分达到邻居医生用人标准的家庭医生转为邻居医生,按照邻居医生的标准进行管理。

为什么要把家庭医生转为邻居医生,而不是反过来呢?因为我们现在的家庭医生是以完成上级任务、指标为中心的,医生们只有部分时间在为患者服务,有相当多的时间都是在干一些对所服务患者而言是无意义的工作。而邻居医生则是以患者的实际需求为中心的,一切工作为患者,各管理部门所需的数据由信息系统自动抓取,自动生成各种报表,邻居医生不再需要为填写报表而浪费时间与精力。

邻居医生的时间是属于患者的,他们忠于医学、忠于患者,是社区健康的守护神。他们的服务是有温度的,他们自己的生活也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