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fo@hwemgroup.com
  • (021) 65650412

患者版医改方案连载系列之十:第4章内容

2020 08 24

 

 

导读:游戏规则就是让医生们自己切蛋糕,自己分蛋糕,关键是在切的时候谁都不知道哪一块将属于自己。

 

 

第四章 实施患者版医改方案的可行性分析(续)

4.4医患匹配系统是否可信

医生有了,运营经费有了,患者也来了。接下来的问题是,医患匹配系统靠谱吗?这个系统决定了把患者分给谁,所有的医生/医院都会盯着它。它的算法必须合理、准确,它的公平、公正性要得到医生群体的认可。

游戏规则就是让医生们自己切蛋糕,自己分蛋糕,关键是在切蛋糕的时候大家都不知道那一块将属于自己。

所以,算法是在政府的主导之下,由医生群体共同约定。算法属于医学范畴问题,它对医学知识的要求不会比临床决策系统更复杂,按照患者的表现症状把患者分到哪个专科/亚专科并不会十分困难,其差错率也是可接受的。

对专科医生的诊疗质量进行排序、服务性价比的计算才是大挑战。这需要一套完整的、客观的、可衡量的医疗质量评价体系。要求医生的医疗行为规范化、医疗记录标准化、格式化。具备了这些基本条件,才能客观评价医生。这其实也是国家卫健委的要求,只要国家卫健委能啃下这块硬骨头,我们的医患匹配系统就可轻松应用这个成果。

医患匹配系统要求医生的诊疗成绩动态更新,患者的信息动态更新,这就需要依赖“互联网+医疗健康”技术,实现一人一个电子健康档案,不同医疗机构之间信息共享。患者的医疗信息被完整地储存在一个安全的、由政府掌控的地方。

因此,只要全科医生临床决策系统、DRGs、医疗人工智能,“互联网+医疗健康”可以实现,构建医患匹配系统的技术就没有问题。

医生大都喜欢自由裁量权,在情感上比较抵触标准化、规范化。因为标准化、规范化通常等于不自由,而且有损他们的权威感。医学是不完美的,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确实有不少的难度,但是并不是不可克服的。真正的难其实是医生群体在情感上的抵触带来的难。

而如果采用可控式有序竞争机制,让有实力的医生的成绩被系统标注出来,让他们拥有个人品牌,让他们拥有自由执业的资本,他们的态度就会完全不同了。改革想要得到医生的支持,就要对他们有利,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他们的真心支持。如果能够得到广大医生的支持,那么构建系统需要的医学知识就不是问题了。医生集团将会是最大的受益者,因此他们很可能是最热情的支持者。

因此,预计2-3年时间,一个得到医生群体公认的、可信的、精确的医患匹配系统将可以建成。

 

4.5 如何确保系统信息的真实性

                                              1o.png

53可控式有序竞争机制的三个核心组成部分

政府以裁判员的角色管理着平台,谁也无法修改信息,或刻意隐瞒信息。算法是医生群体的共识,只能由医生群体以公开、透明的方式进行修订更新,个体、小利益团体难以掌控算法。剩下的可以操纵的好像只有信息的输入环节了。新系统是否有漏洞呢?

新系统采用专科医生、邻居医生、患者三方利益相互制衡的设计,其目的就是防止任何一方信息造假。

对专科医生造假的制衡。

对专科医生而言,把患者的病情记录得比实际严重些更符合个人利益。

如果是入组DRGs的,可以获得更高额度的医保支付。即使不为经济利益,也可以增加自己的成绩,病情较轻的患者的诊疗结果肯定会更好。

但是首先接诊患者的是邻居医生,首次病情记录由邻居医生完成。邻居医生属于政府聘用的人员,政府对邻居医生有考核标准。他们的职责是保健康,防止居民小病拖成大病,把自己管辖的居民的小病记录成大病并不符合他们的个人利益。

患者可以同步看到邻居医生记录的主诉症状等相关信息,看到自己签约的邻居医生竟然没有如实记录自己的病情会有何反应?

居民是可以与邻居医生解约的。一旦因此被居民投诉,查实后便可立即解聘,并终身保留其出现过的任何一次不守诚信记录。接诊结束后,相关的应该向患者公开的信息将立即发送至患者的手机。邻居医生也无法在患者离开后擅自修改记录,任何修改都会被系统记录,也会同步发送给患者。

邻居医生与专科医生不在同一个管理系统内,专科医生无法利用上下级关系逼迫邻居医生做假记录。

对邻居医生造假的制衡。

理论上邻居医生是可以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干扰患者对医生/医院的选择。我们也难以排除个别医生/医院利诱邻居医生,让他们在最终生成的可选名单中搞小动作。

但是,只要是在系统给出的可选名单中选择,医患匹配就是没有问题的,无论选择谁,患者的基本利益是可以得到保障的,遭到破坏的是竞争的公平性。

但是邻居医生这样做也不是没有风险的。完全按照系统指引让患者自己选择,若诊疗结果不如意,患者也不会责怪他们。若规劝患者放弃系统的排序指引而另作他选,万一诊疗结果不如预期,患者心里肯定是有想法的。况且大家又是邻居关系,抬头不见低头见,家属之间也会交往,欺骗熟人、损害熟人利益所承受的心理压力远大于陌生人。再者,这种事干一次没有多少利益,必须经常干才有效益。可是,患者之间也是邻居,他们也是熟人,如某一位邻居医生总是推荐大家到某一家医疗机构就医,将很容易引起大家的警觉。

系统也会记录每一位邻居医生每一次预约的医生/医院,定期进行统计分析,异常行为是逃不过系统的追踪与分析的。

由此可见,邻居医生搞小动作会很容易被患者发现,而且一定会被系统如实记录在案。信息造假、诱导患者择医的难度大、风险高,被发现只是个时间问题,哪个医生会去做呢?

医生之间互相制衡,防范道德风险。

邻居医生选择了诚实,专科医生搞小动作就不容易了。如果专科医生认为邻居医生没能及时发现隐藏的病情,忽视了一些重要信息或记录错误,他可以补充及更正,但是他不能删掉邻居医生的原始记录。如果一名专科医生总是要补充修改邻居医生的病情记录,系统将识别,并对此进行分析。邻居医生也会主动上报这种情况。

如果问题出在邻居医生这里,是他们的认知不到位,则总部将会对他们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病情记录水平。如果分析结果是专科医生的个人品德出现问题,这名专科医生将被系统标注为失信医生,将受到严厉的处理。

对患者造假行为的制约。

患者让医生在病历上搞小动作,大多数只是为了占点拿药的小便宜。有了连续的健康档案,有了严格的记录标准,邻居医生不愿意替患者冒造假的风险。处方全部经过总部的审方系统,不合理处方是无法过关的。若医生给患者说清楚造假的严重后果,大家都是邻居,患者也不好意思为了占一点小便宜逼着医生造假。如果门诊统筹资金不再用于支付药品费用,那就更好,患者再也不会软磨硬泡让医生多开点药了,大家都省心了。

因此,三方利益互相制衡的结果是:大家都如实记录信息才是最佳选择。

此外,我们也会设计相关的处罚规则,配合使用飞行检查等相关手段。

人性经不起考验,设计游戏规则时就不要考验人性。作为市场的裁判员的政府要致力于构建一个造假、坑骗患者不容易,当一个纯粹的忠于医学的医生却很容易的大环境。

下一期内容:

第五章 患者版医改方案需要的配套政策/措施 

5.1    改革专家门诊服务

5.2    用好市场竞争这把双刃剑

5.2.1  分重量级竞赛

5.2.2  政府承担医疗人才的培育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