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fo@hwemgroup.com
  • (021) 65650412

分级诊疗制度之下,健康教育如何“分一杯羹”?

2021 03 29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21世纪疾病预防与控制的三大战略措施之一,也是提高公众健康水平最根本、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

3月18日,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发布2020年二三级公立医疗机构门诊健康教育综合活跃指数。在新冠疫情常态下防控和“健康上海”行动的大背景下,上海市对这项评估的落实已行至第五个年头。数据显示,上海市二三级公立医疗机构门诊健康教育“活跃度”逐年递增,全市148家公立医疗机构(二级89家、三级59家)的测评结果力证:2020年公立医疗机构门诊健康教育综合活跃指数继续实现上升,达到8.72,较2019年的8.30增加了0.42,增幅在5%左右。

做好健康教育有多重要?

大力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落实《健康中国行动》和《健康上海行动》第一行动——“健康知识普及行动”的有力抓手;是巩固和延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成果和经验,构建公共卫生群防群控机制,普及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的有效手段;也是医疗卫生机构坚持预防为主,推动卫生健康服务关口前移,实现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的重要前提。

医疗卫生机构要充分认识加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重要意义,提高站位,着眼大局,主动作为,充分发挥医疗卫生机构健康促进主阵地、医疗卫生工作者健康促进主力军的作用,不断提升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水平,改善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提升品牌美誉度和竞争力,增强患者的健康获得感和满意度。

一直以来,门诊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的其中一种形式,但从评价标准及实践观察来看,目前我国整体上开展健康教育的效果差强人意。

2020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实施,对医疗卫生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医疗卫生机构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重要阵地,其中三级医院更是医疗服务供给的主力军。但目前我国部分三级医院对健康教育的认识、组织和激励方面都还存在不少问题,亟需从健康教育的体系、传播和激励机制方面改善。

那么,业界是如何对健康教育进行评价的?

据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介绍,“门诊健康教育综合活跃指数”是依据《关于推进本市公立医疗机构门诊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沪卫健康〔2020〕004号)、《关于加强本市医疗卫生机构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指导意见》(沪卫健康〔2020〕14号)、《关于加强本市医疗机构门诊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沪卫计健康〔2014〕5号)制订的。以上文件要求医疗卫生机构应打造“健康促进主阵地”,医疗卫生工作者要做好“健康教育主力军”。为持续推进健康知识普及,全市各级医疗机构结合自身情况投入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

从2016年开始,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开始实施门诊健康教育综合活跃指数评估工作。评估方法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督导评估由市健康促进中心组织实施,采用暗访方式进行,每年进行1次,评价结果使用医院门诊健康教育综合活跃指数方式,利用各种渠道向社会和媒体发布。

(2)针对公立医疗机构门诊宣传栏设置、材料发放、电化教育、活动实施、满意度情况等软、硬件指标及新媒体健康教育影响力进行评估。

评估指标包括硬件指标(环境氛围指标)、软件指标(工作执行指标)、新媒体指标这三个一级指标中,软件指标主要包括了门诊患者满意度调查(调查问卷问题如下所示)。

1. 医护人员告知您所患疾病的致病原因和不利健康的因素了吗,您满意吗?

2. 医护人员向您介绍了治疗疾病的方法吗,您对他/她的介绍满意吗?

3. 医护人员针对您所患疾病,在饮食、饮酒、吸烟、运动、作息、心理等日常生活方式与行为方面提供相关健康指导了吗?您满意吗?

4. 您就诊时是否能方便地看到或拿到健康教育宣传材料?对此满意吗?

5. 您对本次就诊的健康教育服务满意吗?

现行健康教育体系存在哪些壁垒待被打破?

从上海市对门诊健康教育综合活跃指数评估结果看,健康教育开展效果是有所提升的。但从评估办法、指标和实践观察中不难看出,健康教育的实施主体、客体、内容和激励机制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谁来提供健康教育?

从分级诊疗角度看,基层医疗机构具备六位一体功能,三级医院负责疑难危重症病例。这样一来,似乎由基层医疗机构承担健康教育更为合理。

3月初,全国基层卫生大会就明确了基层医疗机构在健康管理方面的重要职责,公立医院改革相关文件中,也并没有明确要求公立医院,尤其是三级医院开展健康教育的要求。

但是,健康中国建设需要各级医疗机构的广泛参与。而且,在分级诊疗尚未完全成功的阶段,大部分患者首诊还是选择二、三级医院。目前二级和三级医院仍承担大量诊疗工作,其中常见病、慢性病比例并不低。这些受众是健康教育的最重要对象。因此二、三级医院也有一定的责任、条件和必要性来开展健康教育。

需探讨的是,基层医疗机构、二级医院、三级医院在健康教育的落实层面上各自要做些什么?

受众是谁?

从三级医院目前开展健康教育的情况看,活动一般集中在两类,一类是门诊的健康日活动,一类是病房的专病防治知识。一般都是患有此类疾病的患者才有积极性获取这方面的消息,明显偏离了健康教育的初衷,只能说是疾病教育。而三级医院对门诊患者进行调研,目前三级医院医生单人次门诊时间都在3分钟,期望他们给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我们认为还有困难。

如何激励?

目前三级医院在健康教育方面普遍采取行政指令或者扣罚式,上有政策下自有对策,自然无法取得理想效果。在收入增长缓慢,“刚性”支出难以控制的情况下,公立医疗机构一般都会对公益性任务采取一种激励方法,就是和职称挂钩。比如对口支援工作,要求参与对口支援工作半年以上、有资格晋升且可以放宽条件。此前我们已经对这种做法表达过反对意见。对于健康教育工作是否应该纳入职称评定,我们的态度依然不变。接下来需要做的,是在机制上做文章,激励机构和人员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

深入开展“有效”健康教育,各级应该怎么干?

无论从预防和治疗在医疗费用支出上的比较,还是百姓健康程度与国民经济发展的相关性上,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不必多言。开展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健康人群不生病、少生病、生小病,它对社会进步的意义不亚于治疗技术的进步。

1.建立健康教育分级体系

我们建议,在目前分级诊疗的体系下设置健康教育分级体系。

针对健康人群,主要功能设置在基层医疗,和社区、企业结合,开展好对健康人群的宣教最为重要。

针对患病人群,三级医院要积极参与。利用三级医院优势,将健康教育集中在病房,而非门诊。要在医院设立专职岗位负责健康教育工作。

一些开设全科医学科的医院,则要求必须开展健康宣教,为在院患者系统讲解健康知识和疾病预防治疗知识。而专科则需结合业务特点,为在院患者开展特定器官或者疾病的防治知识。

2.建立健康教育传播体系

建立“蒲公英”传播体系,围绕一个中心将能量散发开。这个中心是医院,在区域内进行传播。医院内部,以线下课堂为主,可以结合参观、专科讲堂等形式,在区域内建立蒲公英健康活动基地,通过巡讲、健康驿站和线上课堂等形式,对健康人群和特定疾病人群进行健康宣教,也可以结合生命急救和家庭护理等进行专题讲座。

3.如何建立健康教育激励体系

目前来说,有两种形式比较理想。

第一种,是通过医保支付制度进行激励和约束,可以在支付条件中规定对患者健康教育的次数。比如,规定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诊疗的定点医院,必须每月进行一次健康宣教,对其讲解血糖的基础知识,如何控制血糖,血糖化验指标含义等内容。根据患者的线上评价对定点医院进行医保支付。

第二种,是实行家庭医生制度,由患者的家庭医生对其健康进行维护,由患者对其健康宣教进行评价,并选择是否与其签约。目前各地多以行政指令式、内部扣罚式以及与职称挂钩的制度辅以健康宣教,难以形成良性的激励互动机制,也难以达到理想效果。

作者:惠宏医疗管理集团资深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专家 董事长  余庆松